元宵节吃糟羹
2013-1-17
糟羹,是元宵节食品,各地元宵吃汤圆,而三门包括台州北边几县则是吃糟羹,且正月十四过元宵,比各地早一天。这是为何呢?据说在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定于正月十五元宵夜发起总攻。时值冬季,正是寒冷,城里百姓为了给将士驱寒和提前过节,用这种在米浆里渗有酒糟,佐以菜肴的特殊御寒食品慰劳守卫的将士。以后就形成了在正月十四吃这一御寒食品的习俗,也有了糟羹的名字。这夜,不管谁家,都可随便进去吃,而且哪家去吃的人多,哪家今后就会越发达。分咸甜两种,咸糟羹的主原料为米浆,佐料为芥菜、香干、目鱼干、虾皮、川豆板、冬笋、牡蛎、花生米、香菇、咸肉等,切成丁混烧成鲜香美味的糊状小吃。
甜糟羹是以湿淀粉、红枣、蜜枣、荸荠、金桔饼、桂圆、红萝卜丝、花生米、红糖等烧煮而成的,一般新媳妇家当年必备,又称新妇糟羹。亭旁一带新人结婚的正餐夜还要将羊肉切丝煮成汤再兑入湿淀粉和甜羹的原料,同煮成羊肉羹,又称坐堂羹、和合羹,这也是甜羹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