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昏暗的路灯换新了,家门口20多年的泥巴路也终于变成水泥路了,马路天天有人清扫,村巷打扫得比自家院子都干净!”说起近段时间村里的变化,三门县珠岙镇高枧村的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作为珠岙镇的第一大村,高枧村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领先,曾是全县闻名的“老先进村”。但这10多年来,村庄发展停滞不前,村民对此颇有怨言。
今年以来,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解难题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目前,高枧村已成为全县村级党史学习教育典型。
点亮老村区块200余盏路灯、安装800米沿溪步道护栏、完成搁置20余年的道路水泥硬化工程、拆除老旧厂房为村庄发展“腾”出空间……短短半年,一件件民生实事相继落实,一个个民生项目相继落地,百姓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高枧村有村民3600多人,人员较为集中,但长期以来,由于休闲场所较少,村民开展活动不便,精神文化生活少。为此,珠岙镇政府整合各方资源,在村庄中心区域规划了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场所——昙猷广场,并同步对周边环境进行新农村改造。
党史学习推动了党员和村干部在项目攻坚中担当作为。“昙猷广场项目的前期政策处理、房屋腾空、厂房拆迁等工作,都遇到不少难题。我们定期开展党史学习,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现在问题已全部处理完毕,项目预计8月动工。”高枧村党委书记郑士谦透露,项目完工后,将辐射高枧村、方下洋区块的近万名村民。
“接下来,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更好地带动村庄振兴、村民致富。”郑士谦说。
(编辑整理:三门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