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工作日的早上8点,三门县心湖小学教共体二年级语文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互联网+集体备课”。城乡两地的老师们虽相隔数十公里,但大屏幕前的讨论热情却丝毫未减。
2019年10月,三门县心湖小学与小雄小学、横渡小学一起组建成为心湖小学教共体。
那一年,心湖小学的滕老师来到离县城50公里的横渡小学,开始为期3年的教学交流。教学过程中,她发现,乡下学校面积小、教室少,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的学生和一个任课老师,老师想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却无人可以探讨。
为此,滕老师向心湖小学教共体理事长章宏艳求助。接到求助后,心湖小学即刻召开校务会议,经多次商讨,确定构建“互联网+义务教育”背景下的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并相继创新“互联网+集体备课”“师徒结对”“心芽工作坊”等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城乡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稳步提升。
“‘互联网+集体备课’打破了城乡学校在空间上的桎梏,改变了乡下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的弊端。”在横渡小学支教的心湖小学老师滕严艳透露,自己可以在线上得到其他老师的指导,也可以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对教案进行优化。
近两年来,心湖小学教共体的各个学科分年级组,累计开展“互联网+集体备课”约200场次,其他教师学习活动也已开展百余场。
心湖小学由此荣获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中央电教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校等荣誉,《“互联网+阅读”背景下城乡教育共同体文化构建之路》入选中央电教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典型案例。
(编辑整理:三门房产网)